“五一”节来了,我素有登山的爱好,于是便与两三伙伴徒步去游览市郊的白马寺山。 “白马寺山”是一个很别扭的名字。按理说,山和寺本应该各自有其名的,但因为山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而寺庙是人们后来才修建的,所以人们通常习惯以山的名字来代称山上的寺庙。如远近颇有点名气的珏山,山顶上的庙宇叫做真武庙,但人们为了方便,习惯上也称这座庙为珏山庙,却从不把珏山称作真武庙山。而白马寺山就是因为山上有一座白马寺,而被叫做白马寺山的。你说这名字,山不山,寺不寺,不是有点别扭吗? 这座山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难道他本来没有名字吗?不然,这座山原来有自己的名字,它叫做司马山。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泽州志》记载:“司马山,城北十里。”引《风土记》曰:“司马山在晋城。”清代雍正年间编修的《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县北十里。魏司马懿封长平侯,尝登此山。”又引《初学记》曰:“晋代祠此,因以为名。”这里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一,三国魏的司马懿被封为长平侯,曾登过这座山;第二,司马氏建立晋朝,做了皇帝,人们于是为皇帝的祖宗司马懿在这座山上建了祠庙,当时这座山就被叫做司马山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司马山的名字在晋代就有了,又见于《风土记》、《初学记》这些古代著名的文献典籍,明万历《泽州志》和清雍正《泽州府志》又有明确记载,为什么现在这座山不叫做司马山,而别出心裁地用了“白马寺山”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我想,这个问题有点太深奥了,恐怕只有老天知道吧!为什么要叫“白马寺山”,完全可以不问,但写文章是比较严谨的事,却不能草率,因此我在这里要声明一点,既然这座山本来的名字叫做司马山,又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在以下的叙述中我就不再使用“白马寺山”这个别扭的名字,而直接写作司马山了。 这天,天气好晴朗,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彩。当我们来到司马山麓,仰望山颠,却见山与天相接之处挂着一片白云,起初并没很在意,稍微走近些一看,哪里是什么白云呀,是一件硕大的巨型白色雕塑。很快,我们从雕塑的大致轮廓和“白马寺山”的名字判断出这是一匹腾飞的白马。马首高昂,后腿立地,前腿平伸,像是要飞扑下来一般。这时,一个同伴大声说:“这哪儿是马,你看马头,分明就是鸟嘴嘛!”我仔细一看,可不,马脖子很粗壮,马头却又细又尖,很像是一个长着细长嘴巴的鸟头。唉!不知是哪位蹩脚的雕塑家弄出这么一幅马身鸟首的糟糕作品,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扭,我索性不想再看它了。 不想再看固然可以,但却不能不谈,因为这座雕塑标志着所谓“白马寺山”的文化呀!在晋城,曾经盛传着“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这样两句话,“孔子回车”不必说了,晋城人几乎家喻户晓,“白马拖缰”却令人费解。于是一些有心人便围绕着“白马拖缰”这个词望文生义,附会出许多关于“白马王子”的民间传说故事来,说得煞有介事,绘声绘色。然而,这些所谓“民间传说故事”一看就知道并非来自民间,而是现代文人的即兴创作。因为“白马王子”一词是舶来品,不是国产,难以混入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难以对“白马拖缰”作出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合理解释。那么“白马”究竟为何在此“拖缰”,其中有什么含意呢?我们只能求助于历史文献了。 明代成化年间编修的《山西通志》说:“白马寺在泽州城东北十里司马山上,因白马驮经过此,故以名寺。”这儿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白马拖缰”,而是“白马驮经”。“驮经”一词,经过口耳相传,逐渐讹为“拖缰”,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却不知道因此误了多少人。说真的,“拖缰”拖得习惯了,一下子要改为“驮经”,还真是转不过弯来。话又说回来了,转得过弯来也好,转不过弯来也罢,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不由你不转。等你转过弯来,再来看这一座被称作白马的雕塑,它正高昂着那古怪的鸟头在拖缰呢,根本没有一点“驮经”的意味,你说可笑不!
郑州哪家医院有癫痫科武汉看儿童癫痫医院哈尔滨市到哪儿看好癫痫晋城有座白马寺
来源: 东部文学城 时间:2021-07-01
相关美文阅读:
- 此生有你,就已很美2021-07-08
- 地球是圆的这里略举两例2021-07-07
- 【在月下等】孤独的大街上吹过冷冷2021-07-07
- 奉献的很高境界2021-07-07
- 梦恋2021-07-07
- 爱过的男人2021-07-07
- 爱情只是一个传说2021-07-03
- 【秋风-枫情】绕过墙角——扶窗 偷窥2021-07-03
- 三贵2021-07-03
- 太行小村2021-07-03
-
热点情感文章
-
- 走出生命中的“枯井”2021-10-13
- 细雨小巷,一伞浓情伴梦长2021-08-27
- 赚钱的日的2021-08-27
- 教师 官员 老板2021-08-13
- 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2021-08-13
- 【初雪】雪经不起人念叨,终于向冬报2021-08-13
- 山村幼教之路我走的很幸福2021-08-13
- 夏日,去乡村走走吧_12021-08-13
- 陈益鹏:寻访,遗失在唐朝的那一缕香2021-08-13
- 常化林:瘪瓠瓜与丑南瓜2021-08-13
- 《绿萝》久旱曝晒已枯萎, 遇水重生又2021-08-13
- 面对生命中的风雨2021-08-13
- 母亲_32021-08-12
- 芬芳玉兰心2021-07-13
- 相见亦难,别亦难2021-07-13
- 站立的姿势很美2021-07-13
- 爱滋润的晕眩2021-07-13
- 萦怀梁野山 (散文)2021-07-13
- 骨子里透着顽强,血液里流淌着不屈,2021-07-13
- 不要因倦怠而放弃2021-07-13
-
爱情宣言推荐
-
- 漫话春节2021-07-13
- 记忆中的小巷2021-07-13
- 错位人生2021-07-13
- 毛文华与他的泼墨山水画2021-07-13
- 执着的爱情2021-07-12
- 向往2021-07-12
- 王海奇:【散文风】俺哥2021-07-12
- 爱情中,一旦接触,让人很难以忘2021-07-12
- 秋思(组诗)2021-07-12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021-07-08
-
优秀美文摘抄
-
- 拜谒泰陵2021-07-08
- 痛苦与无聊的钟摆2021-07-08
- 不是不想你2021-07-08
- 那年那个秋天2021-07-08
- 【围炉絮语】红泥小火炉已被淘汰2021-07-08
- 一袋荞面的记忆2021-07-08
- 有一种期盼,叫早日出门拥抱鲜花2021-07-08
- 有空让心去兜兜风2021-07-08
- 我,出生,减少,死亡2021-07-08
- 拐弯的力量2021-07-08
-
经典文章阅读
-
- 漫话春节2021-07-13
- 记忆中的小巷2021-07-13
- 错位人生2021-07-13
- 毛文华与他的泼墨山水画2021-07-13
- 执着的爱情2021-07-12
- 向往2021-07-12
- 王海奇:【散文风】俺哥2021-07-12
- 爱情中,一旦接触,让人很难以忘2021-07-12
- 秋思(组诗)2021-07-12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021-07-08